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三十九)桃源刺绣 传承与保护篇

发布时间: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常态形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于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活动。以期通过线上展示,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纵览湖南非遗之美。



      

“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2017年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要求,结合湖南地方特色以及本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本馆数字文化馆平台搭建“百工”系列微记录片精品资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5个、二期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记录工作。每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都形成了项目综述、工艺制作、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传承人口述五大版块7分钟的微记录片。第一期已在2020年2月10日至3月13日“湖南非遗”微信公众号推出,很受民众的欢迎。本公众号将从2021年2月1日起继续推出“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共10个主题,50集高清微视频。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优秀的湖湘非遗资源,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桃源刺绣  传承与保护篇


     

在古代,桃源刺绣和众多传统手工艺一样,是人们生活所需,是大多数女人必须学习的技能,她们从小就开始跟随长辈,长年累月地学习,刺绣伴随着她们的一生。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刺绣这门技艺已经逐渐没落。在桃源县,能够熟练掌握刺绣的艺人已经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年岁已高的妇女,桃源刺绣也因此迫切地需要传承与保护。


     

桃源刺绣从第一代传承人李桂英,至今已是第五代。2013年,桃源刺绣被常德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即又有郑家驿刺绣传承基地等传承场所相继建立,逐渐有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新拿起针线。在政府支持与引导的同时,民间企业也加入其中,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和传播桃源刺绣,共同为桃源刺绣技艺保护与发扬添砖加瓦。


     

罗明华从小就对桃源刺绣耳濡目染,1995年,她拜桃源县原牯牛山乡老艺人罗巧年为师,勤学苦练多年,最终熟练掌握了桃源刺绣的技艺,如今已是桃源刺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此外,罗明和还有另一个身份——桃源县明辉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3年,罗明华和她的公司,在桃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相继创办建立桃源县刺绣传承基地和桃源县城东八字路刺绣传承基地,至今已培训1200多人次,培养具有较高刺绣技艺的女性100余人,发展从业女性300余人。


     

此外,桃源县还在郑家驿乡兴建桃源郑家驿木雕刺绣传承基地、夷望溪民俗博物馆,桃源职业中学等专业学校,还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了“桃源刺绣”特色课程,为桃源刺绣的文化传播和技能培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明华悉心钻研和攻克桃源民间刺绣技艺的难题,通过改变绣线比例,来解决在真丝锻面绣地绣制人物故事时缺乏立体感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工艺创新使得绣品的绣地褶皱减少;她还尝试运用直针、掺针绣制双面绣以开发新绣品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桃源刺绣的传承与保护事业中。


     

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为桃源刺绣的传承保护铺垫了新的出路。将桃源刺绣与旅游和文创产品相结合,不仅可以带动桃源刺绣的创新能力,丰富审美的多样性,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刺绣艺人的积极性。


     

在客观环境的冲击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桃源刺绣一度受到冷漠。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出台的相关政策,加上社会各界的努力,桃源刺绣这一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技艺,必将在世人面前,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