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长沙市

详情介绍

项目编号:Ⅴ-51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湖南省

保护单位: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长沙弹词原名“弹词”,又称“唱讲”、“讲评”、“平讲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流传地域遍布湖湘主要城镇乡村,在港台甚至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也有忠实听众。
  

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90824%2F023d474400ac493caf548a47a2d96ab0.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长沙弹词源于渔鼓道情,最初由两人演唱,在街头流动演出,俗称“打街”。演出时一人怀抱月琴,一人手执渔鼓筒、简板、钹,合称“三响”。后发展为茶馆“坐棚”演唱,既可出“单档”,由一人自弹自唱;也可出“双档”,由两人合作演唱。长沙弹词以长沙方言为基础,依字行腔,具有“古、多、广、情、谐”的艺术特征。唱腔甜美圆润,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字字入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长沙弹词形成了廖、周、舒三大传统流派。后起的著名长沙弹词盲老艺人彭延昆博采众长,将弹词的九板八腔、十八套曲、方言十三辙加以规范,又融汇湘剧高腔、昆曲、小调、山歌等多种音乐元素,形成独具一格的彭派,丰富了长沙弹词的演唱艺术。其“现场问答”的表演独具特色,随机发挥,堪称一绝。长沙弹词题材广泛,曲目数千,基本上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为普及历史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五虎平西南》、《月唐传》、《残唐五代》、《杨家将》、《慈云走国》、《水浒传》、《七国志》等是其代表性的作品。
  

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808%2Ffbef8f61a24d4447a25fe2fd82ef2189.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近二十年来,长沙弹词赖以生存的茶馆书棚均已成为历史,不少专业艺人相继作古,健在的也因年事已高而不能继续从艺,这一优秀的民间曲艺形式后继乏人,亟待保护。
  


相关传承人


src=http%3A%2F%2Fztd00.photos.bdimg.com%2Fztd%2Fw%3D700%3Bq%3D50%2Fsign%3D204f543ab83533faf5b6912e98e88c22%2F562c11dfa9ec8a135ab08ad4fe03918fa0ecc058.jpg&refer=http%3A%2F%2Fztd00.photos.bdimg.jpg


彭延坤    男    1937.05.09    曲艺    Ⅴ-51    长沙弹词    湖南省长沙市    


24小时服务热线:0731-89923937
E-mail:hunanfeiyi@163.com
微信公众号:湖南非遗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中路369号星城荣域综合楼B座1106A
Copyright 2020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Rights Reserved 本站建议使用火狐,谷歌,IE1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